葡萄苗木(包括种条、种苗)的消毒处理,是防止病虫害传统播的重要措施。秋冬季是葡萄苗木销售、采购的重要季节。因此,把好葡萄苗木的消毒处理关,是葡萄种植企业、农户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。现将消毒处理的办法作如下介绍:
一、针对虫害的消毒处理办法
1、采用药剂处于。使用50%的辛硫磷800—1000倍液,或使用80%敌敌畏600—800倍液,浸泡枝条或苗木,浸泡时间15分钟。浸泡后晾干,然后包装运输或随即种植。
2、采用熏蒸办法处理。用溴甲烷熏蒸,把苗木放在密闭的房间内,在20—30摄氏度条件下熏蒸3—5小时,溴甲烷的用量为30克左右/立方米,温度低的条件下可适当提高使用剂量,温度高的条件下适当减少使用剂量。熏蒸时,可使用电扇吹,促使空气流动,提高熏蒸效果。熏蒸时,要防止苗木脱水。
二、针对虫害、病害的综合消毒处理办法
先将苗木放在43—45摄氏度的温水中浸泡2小时,然后捞出放入硫酸铜和敌敌畏的配合溶液中浸泡15分钟,浸泡后捞出晾干包装运输或栽种。硫酸铜和敌敌畏的配合溶液配制方法:每100公斤水加入1公斤硫酸铜、80%敌敌畏150毫升,混合搅拌均匀。
三、消毒处理的时机
葡萄苗木的消毒处理,在苗木调运前必须进行消毒处理。在种植时,较好再进行一次消毒处理。
灰霉病
症状:
维多利亚葡萄花序、幼果感病,先在花梗和小果梗或穗轴上产生淡褐色、水浸状病斑,后病斑变褐色并软腐,空气潮湿时,病斑上可产生鼠灰色霉状物,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与分生孢子。空气干燥时,感病的花序、幼果逐渐失水、萎缩,后干枯脱落,造成大量的落花落果,严重时,可整穗落光。
维多利亚葡萄新梢及幼叶感病,产生淡褐色或红褐色、不规则的病斑,病斑多在靠近叶脉处发生,叶片上有时出现不太明显的轮纹,后期空气潮湿时病斑上也可出现灰色霉层。不充实的新梢在生长季节后期发病,皮部呈漂白色,有黑色菌核或形成孢子的灰色菌丝块。果实上浆后感病,果面上出现褐色凹陷病斑,扩展后,整个果实腐烂,并先在果皮裂缝处产生灰色孢子堆,后蔓延到整个果实,最后长出灰色霉层。有时在病部可产生黑色菌核或灰色的菌丝块。
病原菌与发生规律:维多利亚葡萄灰霉病是由半知菌亚门、丝孢纲、丝孢目、葡萄孢属 Botrytis cinerea pers.ex Fr.侵染引起的。该病原菌是一种寄主非常广泛的兼性寄生真菌,它可寄生多种水果、蔬菜与花卉。因此该病菌的侵染原十分广泛。
病菌以菌核、分生孢子及菌丝体随病残组织在土壤中越冬。有些地方,病菌秋天在枝蔓或僵果上形成菌核越冬,也可以菌丝体在树皮和冬眠芽上越冬。菌核和分生孢子抗逆性很强,越冬以后,翌年春天条件适宜时,菌核即可萌发产生新的分生孢子,新老分生孢子通过气流传播到花序上,在有外渗物作营养的条件下,分生孢子很易萌发,通过伤口、自然孔口及幼嫩组织侵入寄主,实现初次侵染。侵染发病后又能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进行再次和多次侵染。
维多利亚葡萄灰霉病发生与温湿度关系密切。分生孢子萌芽的温度范围为1―30℃,适宜温度为18℃。分生孢子只能在有游离水或至少90%的相对湿度条件下萌发,在15―20℃的适宜温度下,侵染时间约15小时,温度降低,侵染时间延长。
经营品种有:云南葡萄苗、吉林葡萄苗、黑龙江葡萄苗、辽宁葡萄苗、绍星1号葡萄苗、春光葡萄苗、蜜光葡萄苗、早熟甜蜜蓝宝石葡萄苗、绍星3号葡萄苗、克瑞森(克伦生)葡萄苗、红提葡萄苗、香妃葡萄苗、香蕉王葡萄苗、世纪巨峰葡萄苗、红艳天葡萄苗、七星**葡萄苗、早霞玫瑰葡萄苗 、晨香葡萄苗、夏黑芽变葡萄苗、阳光玫瑰葡萄苗、A09葡萄苗、夏黑葡萄苗、无核白鸡心葡萄苗、弗雷葡萄苗、藤稔葡萄苗、大粒无核葡萄苗、黑芭拉多葡萄苗、醉金香葡萄苗、黑香妃葡萄苗、甜蜜蓝宝石葡萄苗、玲珑指葡萄 苗、巨玫瑰葡萄苗、美人指葡萄苗、金手指葡萄苗、秋黑葡萄苗、茉莉香葡萄苗、京亚葡萄苗、巨峰葡萄苗、维多利亚葡萄苗、A17葡萄苗、黑美人指葡萄苗、美国五号葡萄苗、碧香无核葡萄苗、蜜汁葡萄苗、寒香蜜葡萄苗、夏 至红葡萄苗、黑色甜菜葡萄苗、红芭拉多葡萄苗、状元红葡萄苗、早峰六号葡萄苗、早紫葡萄苗、天山葡萄苗、玫瑰香葡萄苗、香悦葡萄苗、金玉玫瑰葡萄苗、摩尔多瓦葡萄苗、辽峰葡萄苗、红乳葡萄苗、熊宝葡萄苗、天晴葡 萄苗、妮娜皇后葡萄苗、红国王葡萄苗、心愿葡萄苗、我的道葡萄苗、恋人心葡萄苗、夏日阳光葡萄苗、特早白玫瑰葡萄苗、雨水红葡萄苗、小蜜蜂葡萄苗、冰美人葡萄苗、魏可葡萄苗、早生内玛斯葡萄苗、兴华一号葡萄苗、 奥古斯特葡萄苗、东方之星葡萄苗、
蜜光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昌黎果树研究所2013年育成的葡萄新品种,利用大粒、抗病的巨峰品种作母本,早熟、浓玫瑰香味的早黑宝品种作父本,2003年杂交,经过初选,复选和区域试验,性状表现稳定一致,综合技术性状和经济指标非常**。
优点:
1、成熟期早,丰产稳产,比夏黑早熟10天左右;
2、果实肉脆、具浓郁玫瑰香味:果实紫红色,充分成熟紫黑色,色泽美观,果穗果粒着色均匀一致,在白色果袋内可完全充分着色;果粉、果皮中等厚,无涩味;具浓郁的玫瑰香味;果肉硬而脆,果汁中等;风味较甜,品质较佳,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19.0%以上,较高达22.8%,果粒附着力较强,采前不落果;耐储运。集大粒、肉脆、浓香、高糖、色艳、早熟等六大优良性状为一身。
3、穗大粒大,外观诱人:果穗大,圆锥形,较紧,平均穗重720.6g;果粒大,椭圆形,平均果粒重9.5g,较大果粒重18.7g,果粒大小均匀一致,粒形美观。
4、对激素适应性好,易于无核栽培。
综上所述:“蜜光”品种早熟、粒大、肉脆、浓香、丰产、色艳、适应性强,栽培管理技术简单,适宜保护地栽培和观光葡萄园栽培,具有良好的生产和市场前景。
本文来自织梦
2013年育成的葡萄新品种,利用大粒、抗病的巨峰品种作母本,早熟、浓玫瑰香味的早黑宝品种作父本,2003年杂交,经过初选,复选和区域试验,性状表现稳定一致,综合技术性状和经济指标非常**。
瘤蚜病发生规律
葡萄根瘤蚜的生活史周期因寄主和发生地的不同有两种类型,在北美原产地有完整的生活史周期,即两性生殖和孤雌生殖交替进行,以两性卵在枝蔓上越冬,春季孵化为干母后只能为害美洲**种和美洲系葡萄品种的叶,成为叶瘿型蚜,共繁殖7~8代,并陆续转入地下变为根瘤型蚜,在根部繁殖5~8代,以上均为无翅、孤雌卵生繁殖,至秋季才出现有翅产性雌蚜,在枝干和叶背孤雌产大(雌)、小(雄)两种卵,分别孵出雌、雄性蚜,不取食即交配,繁雌仅产1粒两性卵在枝条上越冬。
该蚜在传入欧、亚等地区后,其种型逐渐发生了变异,在以栽培欧洲系葡萄为主的广大地区,主要以根瘤型蚜为主,不发生或很少发生叶瘿型,秋季只有少量有翅蚜飞出土面,虽然在美洲**种、美洲系品种、欧美杂交中和以美洲种作砧木的欧洲葡萄上也可发生叶瘿型蚜,但众未在枝干上发现过两性卵。
在中国山东烟台地区,以根瘤型蚜为主,每年发生8代,以初龄若蚜和少数卵在根叉缝隙处越冬。春季4月开始活动,先为害粗根,5月上旬开始产卵繁殖,全年以5月中旬至6月和9月的蚜量较多,7、8月雨季时被害根腐烂,蚜量下降,并转移至表土层须根上造成新根瘤,7~10月有12%~35%成为有翅产性蚜,但仅少数出土活动。在美洲品系上也发生少量叶瘿型蚜,但除美洲**葡萄外,其它品种上的叶瘿型蚜均生长衰弱不能成活。枝条上未发现过两性卵。
根瘤型蚜完成一代需17~29天,每雌可产卵数粒至数十粒不等。卵和若蚜的耐寒力强,在-13~-14℃时才死亡,越冬死亡率约35%~50%,4~10月平均气温13~18℃,降雨量平均100~200mm左右时较适其发生,7、8月干旱少雨可引起猖獗,多雨则受抑制。一般疏松、有缝隙的壤土、山地粘土和石砾土均发生重,而沙土因间隙小、土温变化大可抑制其为害、插条和包装材料的异地调运则是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。
葡萄根瘤蚜生长期对环境的适应过程中还在不断发生着变异,例如对某些欧洲种葡萄品种有逐渐适应产生叶瘿型蚜的趋向,对某些抗蚜品种也逐渐产生了适应性;又如据前苏联研究,少数有性蚜可在根部产越冬卵;中国也曾发现少数有翅蚜可产3种卵,其中1种卵孵出的若蚜有口器。以上问题均有进一步深入研究。
灰霉病防治方法
① 细致修剪,剪净病枝蔓、病果穗及病卷须、彻底清除于室(棚)外烧毁或深埋。以清除病原。
② 清扫落叶,并结合施肥,把落叶和表层土壤与肥料掺混深埋于施肥沟内。
③ 选用无滴消雾膜做设施的外覆盖材料,设施内地面全面积地膜覆盖,降低室(棚)内湿度,抑制病菌孢子萌发,减少侵染;提高地温,促进根系发育,增强树势,提高抗性;阻挡土壤中的残留病菌向空气中散发,降低发病率。
④ 注意调节室(棚)内温湿度,白天使室内温度维持在32―35℃,空气湿度控制在75%左右,夜晚室(棚)内温度维持在10―15℃,空气湿度控制在85%以下,抑制病菌孢子萌发,减缓病菌生长,控制病害的发生与发展。
⑤ 果穗套袋,消除病菌对果穗的危害。
⑥ 夏季不要撤掉棚膜,(可开大**风口与底风口),以便防止病菌借雨水传播,诱发枝蔓、叶片发病
密光葡萄,8月上旬果实成熟;果实肉脆、具浓郁玫瑰香味,果皮紫红色,充分成熟紫黑色;果肉硬而脆,风味较甜,品质较佳,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9.0以上,可滴定酸含量为0.49,固酸比38.8;耐储输。穗大粒大,平均穗重720.6g;果粒大,平均果粒重9.5g;结果早,丰产稳产,每结果枝平均1.35穗;丰产性强,35年生平均1806.7kg/667m2,比亚都蜜品种增产18.0。
葡萄苗的每个生产环节都需要精心管理,催根、摸芽、摘心、除副穗,打药,嫁接,灌水、绑缚等等,任何一个环节都马虎不得。只有在精心管理下的葡萄苗才能健康茁壮的成长。金华地理位置优越,地处浙中盆地,属亚热带季风气候,四季分明,土壤肥沃,雨水充足,基本无自然灾害影响,是中国**宜居城市。这里培育出的葡萄苗,根系发达,生长期长,是较优质的葡萄种苗。